《建國大業》

1254115631_0.jpg

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週年而拍的電影 — 《建國大業》。

之前看到蔣孝嚴先生公開盛讚這部片子拍得很好,且與史實相符,就勾起我一絲興趣去看。不過這究竟是一部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的電影,象徵著毛澤東(共產黨)的成功與蔣中正(國民黨)的失敗,而當然是撇開現在的兩岸關係甚至台灣內部的政局來看,相對會比較單純些。

其實我對對岸所拍攝的一些有關於1911(民國元年)到1949(民國38年)這段時間的歷史電影,我大部分都沒什麼興趣看,這牽扯到兩岸關係和認同問題,所以盡量不要去碰觸,既然你想拍,那你就自己拍得爽就好(這並不代表我排斥所有陸產電影與戲劇)。那為什麼會看《建國大業》,剛才講了,其實多數是因為那位認祖歸宗的某蔣先生。

出乎意料的,這部電影的陣容十分龐大,幾乎可以說是史無前例,集合了大陸和香港許多知名演員,有些大牌明星甚至只是飾演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台詞也只有兩、三句。後來,居然還有人抨擊什麼演中國人的是美國籍之類的言論,我真的覺得有點龜毛過頭了…。

 

 

我身為一個「80後」的中華民國國民,這部電影我並不喜歡,甚至覺得劇情有點悶,而且感覺起來就有點像以前舊國片《英烈千秋》、《八百壯士》那種感覺,講述的是我們英勇的國軍怎麼樣打敗日本人贏得抗戰的勝利;而《建國大業》就是講述偉大的毛主席如何領導解放軍,從國民黨手上搶下江山,解放中國大陸的建國大業。

2007年的暑假我有機會參加一個文化交流研習營,到北京參訪約十天。兩岸分離幾十載,事過境遷,其實沒必要將當時的情況套在現在,台灣的人民早已經丟棄以前那套「反攻大陸」的思想,只是希望能夠和平的找到一個相處的模式,達到兩岸雙贏的局面。雖然我們這樣想,但是對面可不這樣想,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為什麼台灣人喜歡鬧分裂,所以他們現在都想著要怎樣來「解放」台灣。因此參加研習營的朋友們常常戲稱,雖然他們招待我們來玩,但是這些都是統戰的陰謀(笑)。

 

============================================================

根據我以前唸的歷史告訴我,那時候的共產黨….真的挺壞。民國六年,俄國共產黨革命成功,為了赤化世界,故宣傳所謂的「世界革命」,民國十年派人來華成立中國共產黨,假意表示贊成三民主義,參加國民革命,並且公開反對軍閥與帝制。但中共言行不一,在蘇俄的扶持下開始進行顛覆政府的工作。

民國18年發生「中東路事件」,中共當時提出「擁護蘇聯」、「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周恩來和葉劍英由俄潛入東北,幫助俄國對中國作戰。「九一八事變」後,中共叛亂擴大,在江西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偽中央政府。「一二八事變」,共軍還襲擊自江西至上海赴援的國軍。

所以當時在日、俄聯手的侵略下,又有中共在國內伺機而動,所以蔣中正提出了「壤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以剿滅中共還作為抗日的準備。

國軍剿共成績不斐,正當蔣中正準備調集大軍,作為最後之剿滅,卻發生了「西安事變」。此事件的起因是中共接受共產國際的指示,實行統戰,向當時參與剿共的東北軍(張學良)宣傳「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主張,張學良受其誘惑,與西北軍的楊虎城聯合,停止剿共。蔣中正為穩定軍心親臨西安,但是卻遭張學良夾持。

後來西安事變致使對日抗至提前爆發,剿共也就暫時擱置,卻換來後面無窮的後患。

 

抗戰爆發,共軍為求生存向政府輸誠,並且發表「共赴國難宣言」,因此將陝北的殘留共軍部隊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註),江南的殘共部隊則編為「新編第四軍」。共軍改編後,初時只有三萬人,表面上服從政府,實則暗中擴張勢力,之後便竊據地盤、襲擊國軍。

(註)以前小時候,公車都是X路、X路,有1路、2路、5路、13路、18路,但是就是沒有「8路」,後來聽家裡的長輩說因為8路是共軍,所以不會有8路公車,可見得以前共匪真的是跟我們勢不兩立。

============================================================

這部電影的開端即由抗戰勝利後的重慶會談開始的,其實當時的政府因為戰時集中力量抗日,戰後為了避免內戰,所以政府選擇和平寬大的政策,希望以談判方式解決爭端。說是這樣說,在剛剛結束一場長達八年的硬戰後,根本沒有人想要再打仗,所以一開始的那場宴會,所有人都陷入打與不打的拉鋸中,但是多數人是傾向不打。

李連杰在戲中飾演的陳紹寬是國民革命軍海軍一級上將,他說:「我若不遞辭呈,就要成為內戰的罪人。」因為會被派去剿共(內戰)。

「八年抗戰,與國家的敵人作戰,打光了、拼光了,沒話說。可如今勝利了,還打?打誰啊?中國人打中國人,這種事我不幹。」他寧願辭職也不打,因為中國人嚮往的和平、太平已經太久沒有出現,沒有人再想要打仗,而這種特殊的氛圍確實也給了共產黨非常好的契機。

國民黨的內部分裂和共產黨團結一致成了這部片結局的成敗關鍵。大部分的黨中人士,甚至非國民黨的其他黨派,都傾向用和平談判的方法解決,但是共產黨的目標絕對不是二分天下,毛澤東也說這種事情他作不出來,但是只有蔣中正一個人看出來,所以堅持不讓步,希望在還有優勢的時候以武力打敗共產黨,但是卻被其他人所反對,也成了國民黨內部分裂的原因。

該說其他人太過天真嗎?

看這部片的時候,我已經沒辦法保持中立的立場,因為從一出生我就註定選了一邊站,國共恩怨是新舊中國人的事,所以請恕我沒辦法用中立的態度來評論這部電影。身為中華民國的國民,那時候的共產黨確實很壞,我不喜歡《建國大業》中詮釋出來的共產黨和毛澤東,他們建立所謂的新中國,其實是中國人苦難的開始,他們成立了一個名字裡有「民主」兩個字的政府,可是那時候他們跟民主扯得上關係嗎?之後的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活動的展開,當初在天安門廣場上欣喜若狂、不停揮舞旗幟的人們,這就是你們想要的新中國嗎?說穿了,共產黨不也是說一套作一套嗎?《建國大業》何嘗不是一部政治宣傳意味濃厚的作品(連國歌和國旗選擇的過程都演出來了…)。

 

這部電影的描述其實還算中肯(註),國民黨確實也是因為這些原因丟掉大陸,也沒必要解釋什麼,畢竟國民黨是失敗者,這是個鐵一般的事實。且共產勢力在二次大戰後迅速擴張,這就表示他們確實是有計劃的打算赤化世界,只是中國也不好運,中招了….。這篇只是簡短發表一些我的想法,要是寫詳細了恐怕三天三夜都寫不完,我在寫的過程很害怕它會變成我唯一一個要分上下集的影評,還好最後沒有。

(註)所謂的中肯只不過是演出來的東西很中肯,不能中肯的東西它就不演,就像國民黨編教科書是好的編不好的不編,這部《建國大業》也是一樣的意思而已(攤手)。

最後,蔣X嚴你要是有善耆百分之一的骨氣,你就不會說出這種話了,這樣講並不會顯得你比較大器,看到你爺爺失敗你很開心….。

其他相關文章

Leave a Reply

2 則留言

發佈回覆給「jackaly9527」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