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2:英雄崛起》和《太極:從零開始》兩部電影是馮德倫導演的作品,總共斥資2.2億人民幣打造,故事內容則是在講述楊氏太極的創始人楊露禪至陳家溝修習太極拳的故事。並且特別找來北京奧運長拳項目的冠軍得主來飾演劇中的主人翁,另外也找來許多重量級的演員搭配,包括梁家輝、Angelababy(楊穎)、馮紹峰、彭于晏等人,幕後則是請來說故事一向很有說服力的陳國富監製,獲獎無數的武術指導洪金寶及美術指導葉錦添,幾乎都是一時之選。
太極宗師作為《太極2:英雄崛起》的主角,但是這篇文章要講的則是在電影中地位甚高,他的決定可能牽動不少人生殺大權的「惇親王」,到底誰是惇親王呢?
在清朝,通常只有皇室宗親會被封爵,而「親王」則是皇室的最高爵位,簡單來說就是這些人都跟皇帝有血緣關係的,整個清朝268年的歷史中,被封為親王的其實也不在少數,而且爵位是可以世襲的,但是除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註1)之外,其他的爵位在世襲時都要降爵的。
(註1) 鐵帽子王介紹
在看《太極2:英雄崛起》的時候,畫面上介紹了「惇親王」這個角色,另外加了兩個線索「洋務運動領袖」及「滿清鐵帽子王」,孤陋寡聞的我就直接將這個角色代入清末一位重要的鐵帽子王「醇親王奕譞」的身上,因為兩項線索說明都算符合「醇親王奕譞」的特徵,關於醇親王的介紹可以參考另外一篇細說鐵帽子王(下),這裡就不再贅述。
一直這樣過了許久,有一天研究一個非常特別的小人物(大阿哥溥儁)時發現了一件事,讓我開始懷疑《太極2》裡面惇親王的真實身份,原來他不是「醇親王」而是貨真價實的「惇親王」,但是應該是由於劇情的需要,所以導演巧妙的將這個人物「以惇親王之名,行醇親王之實」了(其實也不是醇親王,應該是恭親王)。
惇親王這個人,不說則已,一說讓你嚇一跳。他的真正身份是咸豐皇帝(奕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的哥哥,咸豐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惇親王奕誴是第五子,恭親王奕訢是第六子,醇親王奕譞則是第七子(註2),除了惇親王之外,其他人其實名氣都挺大的。
(註2) 惇親王奕誴是道光帝的第五子,比起繼承皇位的第四子奕詝,奕誴其實只晚出生六天而已,如果奕誴是奕詝的哥哥,歷史可能要改寫了,因為皇四子奕詝之上的長子、次子和三子都早么,在奕詝和奕誴出生之前,幾乎可以說是皇室無繼承人的態勢。野史有說法,按照產期算,奕誴應該是先出生的那個皇子,但是皇四子奕詝的母親私底下向御醫要了催生藥,果真搶生下皇四子,令奕誴的順位硬生生往後排,不過也因為皇四子奕詝是個早產兒,先天體弱,又加上後天縱慾過度,所以三十歲就歸天了。但是皇五子奕誴也沒有好到哪去,他不僅長得醜被皇帝嫌棄(也不想想是誰生的,奕誴:怪我囉!),個性相對不穩重,不喜歡讀書,而且有點粗俗,是一位很不像王爺的王爺(快沒形容詞了….),所以他在16歲那年,就被道光帝下令將他過繼給八年前就逝世且無子嗣的惇親王綿愷(嘉慶帝三子)承襲惇親王的爵位,等於提前在皇位繼承上出局了,不過由於他有點兩光,所以爵位也一直在親王和郡王之間上上下下。
看過《太極2》的人都知道,惇親王在劇中是要製造他權勢濤天的感覺,遇上這種麻煩事,找上他一定有辦法解決,這種形象在「醇親王」或「恭親王」身上都比較可能看到,而「惇親王」就不太可能了。另外「洋務運動領袖」歷史課本都告訴我們是恭親王奕訢了,有鐵帽子王銜的也只有恭親王和醇親王,可沒有惇親王,所以我敢肯定《太極2》裡面的惇親王一定不是單純的惇親王。
那他總有做過什麼才會讓這個角色一定要是用「惇親王」之名吧!否則不論是恭親王還是醇親王,都比惇親王的名氣大,不然字幕直接打「恭親王」或「醇親王」不就好了嗎?雖然我曾經懷疑過字幕上的「惇親王」是「醇親王」的簡體字(被打….)。
1. 其實在太極拳的源流上有寫到,同治五年,楊露禪帶著兩個兒子楊班候和楊建候同赴京城,教導「惇親王」子侄練習太極拳法。
2. 另外楊露禪最著名的對手就是八卦掌的創始人董海川,民間傳說兩人在梅花樁上比武,飛上飛下,看得觀戰的恭親王大呼過癮。
3. 而後楊露禪則是帶著他兩個兒子長期住在載漪的府邸教拳,載漪是誰?就是惇親王奕誴的次子(註3)。
所以《太極2》裡面用「惇親王」之名,好像也是有那麼點道理的。最後結論就是這個角色其實是「惇親王」之名,「恭親王」之實了。
(註3) 載漪是歷史上有名的端郡王,曾任總理事務衙門王大臣。他本身是惇親王奕誴的次子,但是他並沒有襲惇親王爵,而是被過繼給瑞敏郡王奕誌(嘉慶孫)承襲爵位,本來他應該成為瑞郡王,但是詔書有誤,因此誤打誤撞之下,他成為端郡王。至於他本身有什麼過人之處?其實是沒有,慈禧見他好武,又率領八旗弟子組成的神機營有一定的才幹,想把他培養成一個能夠領兵的王公親貴當成自己心腹,並且盡快將他封爵,因此才將載漪過繼給瑞敏郡王。惇親王奕誴可是讓慈禧恨之入骨,但是載漪卻是頗討得慈禧歡心,所以當戊戌政變後,慈禧選中載漪的次子溥儁立為大阿哥,要想辦法除掉光緒帝,再以溥儁繼承皇位,一來載漪能討自己歡心,二來溥儁年幼是個容易掌控的對象,只可惜此舉遭到列強各國的反對,慈禧謀廢不成,借助義和團的力量遷怒於洋人,並假借義和團之手想殺掉光緒,載漪也因為私心支持義和團,最終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倉惶西逃。事後慈禧將八國聯軍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並指載漪是禍首之一革去其爵位發配新疆,只是後來在慈禧的默許下,載漪轉往西北內蒙,依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而大阿哥溥儁也因為失去利用價值被「廢黜出宮」,從此地位一落千丈。